导航

性格很个性

粉丝:1

分享于05月09日

加密资产市场的持币人:从极客小圈到大众群体,HODL策略成主流?

加密资产市场如同一片未知的海域,持币人则是那些勇敢的航海者,他们当中有人一夜之间获得巨额财富,也有人连本钱都赔光了,这个群体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持续壮大,显著优势初只是极客们的小圈子,如今吸引了各行各业的人参与其中,持币不只是一种投资行为,更意味着一套独特的价值理念以及生活方式。

加密资产市场的持币人:从极客小圈到大众群体,HODL策略成主流

什么是真正的持币人

真正的持币人不只是持有数字资产,他们通常对区块链技术有深刻的理解,相信分布式账本是未来的发展趋势,他们和短线炒作者不一样,往往采取长期持有的策略,不看短期波动,也就是采取“HODL”策略 。

这种持有货币的理念来源于2013年比特币论坛出现的一个拼写错误,那时有人将“hold”错误地写成了“hodl”,之后它演变成了持链上的行话。真正持有货币的人会把私钥掌控在自己手中,而不是存放在数字资产信息平台,这既是对资产合规托管的一种保障,也是对分布式账本理念的一种实践。

持币人的日常生存法则

链上流行这样一句话,私钥不在自己手里,所谓的持币就只是数字。所以,硬件钱包成了资深持币人的标配,像Ledger和Trezor这些品牌在圈内很受认可。

持币人除了要保管资产,还得关注链上活动,比如参与DAO治理,进行质押链上激励,或者留意Gas费变化。很多人会设置价格预警,却不频繁看盘,这需要具备极强的心理素质,以及对比特币四年周期有深刻理解。

从比特币披萨到特斯拉购车

加密资产支付正从概念迈向现实。2010年有个极为著名的案例,程序员Laszlo用1万比特币购买了两个披萨,这是比特币的首次实物交易。如今,特斯拉曾短时间接受比特币用于购车,美国电商巨头Overstock.com长期支持加密资产支付。

2023年,PayPal推出了回撤控制定币PYUSD,这标志着传统金融巨头正式进入该领域。星巴克在部分门店进行了用比特币买咖啡的试点,尽管这是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转换来完成的,但确实让持有比特币的人距离“用币生活”更近了一步。

持币人众生相

北京持币人王磊告诉我们,他从2017年开始囤币,经历过94监管,也经历过312暴跌,不过他始终相信区块链是未来,他还说在显著优势困难的时候,比特币从2万美金跌到3000,他选择继续定投。

而上海有个叫Lisa的数字游民,她有不一样的看法,她说:“我如今更留意DeFi和NFT,光靠持有货币收益太低。通过流动性链上激励,APR计算收益能达到10%以上。”这两种观点表明持币人群体正出现分化,从单一的囤币策略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。

数据揭示的持币趋势

Glassnode数据表明,持有超过1个比特币的地址数量已突破100万,然而,持有1000BTC以上的“巨鲸”地址数量在下降,这意味着持币群体正趋于大众化,与此同时,CoinGecko报告称,美国持币人的平均持有周期从2021年的4个月延长至如今的10个月。

值得关注的是,依据剑桥大学替代金融中心的研究,全球持有货币的人数已经超过了3亿,然而在这些人中,只有12%属于活跃交易者。大多数人选择长期持有货币,这体现出市场正从投机转变为价值投资。

持币人的未来在哪里

各国监管框架逐渐明确起来,持币人的法律地位会变得更加清晰。比特币现货ETF若通过,或许会吸引更多机构资金进入市场,CBDC的推出也可能使整个加密资产生态发生改变。持币人要留意这些变化,适时调整自身策略。

Web3的发展赋予了持币新的意义。持币不只是单纯持有资产,它还可能意味着拥有社区投票权,或者代表游戏道具所有权,又或者是数字身份凭证。未来,持有货币的人,有可能同时身为元宇宙的居民以及DAO组织的成员。

当加密资产渐渐进入主流视线,持币人这一群体也在发生蜕变。你是更倾向于做一个坚定的长期持有者,还是更愿意去尝试分布式账本金融、非同质化代币等新玩法?欢迎分享你的持币故事和策略。

文案好评榜

相关推荐--文案
返回首页
我要发布 头像 美图 壁纸 签名 网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