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航

性格很个性

粉丝:1

分享于05月09日

2024探秘国产公链墨链:核心技术、生态现状与机遇挑战全解析

区块链行业先是经历了比特币的疯狂,接着又有以太坊的繁荣,现在已步入公链混战的时期。在众多国内外的公链项目里,墨链作为国产公链的代表之一,依靠其在版权保护领域的垂直应用默默发展。本文会带你知晓墨链的核心技术、生态现状,以及它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。

2024探秘国产公链墨链:核心技术、生态现状与机遇挑战全解析

墨链的技术架构

墨链运用DPoS共识机制,依靠21个超级节点来维护网络运行,既保证了分布式账本,又提升了交易效率。它所独创的“墨合约”系统,能够支持链上协议与链下数据进行可信交互,特别适用于需要频繁调用外部数据的版权登记场景。2021年升级的2.0版本引入了跨链协议,达成了与以太坊、波场等主流公链的资产互通。

这条公链有个极为显著的特点,就是构建了分层存储体系,它把版权存证这类高频却低价值的数据放在侧链处理,而核心链专门专注于高价值交易。这样的设计能让单笔版权登记成本控制在0.1元以内,比行业平均水平低很多。只是它目前的TPS,也就是每秒交易量维持在500左右,和新一代公链动不动就上万的性能相比,仍存在差距。

版权保护的落地实践

2022年,墨链和视觉中国达成合作,为视觉中国的2000万张图片提供区块链存证服务,摄影师上传作品后,系统会自动生成包含时间戳、哈希值等要素的数字指纹,然后上链存证,当发生侵权纠纷时,这份不可篡改的记录会成为关键证据,类似的应用在网络文学领域也有出现,17K小说网累计上链存证作品已超过40万部。

需要留意的是,墨链在今年年初推出了“链上调解”功能,监测到侵权行为时,系统会自动触发调解流程,侵权方能够通过链上支付直接完成赔偿,北京某漫画平台的案例表明,这种机制让小额侵权案件的处理周期从平均45天缩短至3天,然而,目前该功能仅支持平台内闭环场景。

开发者的真实体验

某知识付费App的技术总监王峰表示,选择墨链主要是看中其版权保护SDK完善,我们三周就接入了数字水印和侵权监测模块,链上存证成本比自建系统低60%,但他也指出,墨链的开发者文档仍以中文为主,国际社区活跃度有限,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扩展。

相比之下,独立开发者李雯的体验更曲折,她去年尝试在墨链上开发数字艺术品确权工具,发现其链上协议对复杂业务逻辑的支持较弱,显著优势终转到了Polygon,不过她肯定墨链团队响应速度很快,提交问题后基本48小时内能得到技术反馈。

数据背后的生态现状

据官方透露,墨链主网如今每日活跃地址约有1.2万个,日均交易量为8万笔,且其中70%与版权有关。在节点布局上,21个超级节点里有14个是由中国机构运营的,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化特点。DeFiLlama数据表明,其链上锁定资产总值长期在2000万美元左右波动,在公链中的排名在50名开外。

这些数据呈现出墨链遭遇的典型难题,在垂直领域能够做到深入挖掘,然而生态广度却有所欠缺。版权保护场景每月有着大约15%的增长速度,可是由于缺少具有吸引力的金融应用,致使资本流动性以及开发者参与度都比较低。今年5月推出了1000万美元的生态基金,也许能够让这种状况得到改善。

行业竞争的生存法则

在显著优势近的一次区块链峰会上,墨链CTO坦白表示,他们不会在通用性公链市场与以太坊进行正面竞争,而是会持续深入钻研数字内容产业 。这样的策略的确躲开了与巨头的直接冲突,不过这也意味着要承担细分市场的规模约束 。当下蚂蚁链、腾讯云等巨头都在纷纷布局版权区块链,墨链的先发优势究竟能维持多长时间还是个未知数 。

值得关注的是,其正在测试一项“内容资产化”协议,该协议允许把链上存证的作品直接转化为可交易的NFT。这种尝试打通了确权与交易,有可能开辟新的增长点。测试网数据显示,该功能让创作者平均收益提升了30%,不过如何防范投机炒作将成为关键考验。

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

墨链接下来的走向或许由三个因素决定,一是能否从版权场景突破,朝着泛数字资产领域拓展,二是国际化进程会不会加快,三是Web3时代内容产业有哪些新需求 。有分析师表明,要是今年能接入更多主流数字资产信息平台,流动性问题会有明显改善 。团队之前透露正和日本一家出版社商谈合作,这可能是打开海外市场的迹象 。

看完墨链这条具有“小而美”特点的公链发展路径,不知你是否认同这种垂直深入耕耘的策略,在公链赛道同质化程度很高的当下,你认为细分领域实现突围和与国际巨头合作哪个更有成功的可能,欢迎分享你的观察。

文案好评榜

相关推荐--文案
返回首页
我要发布 头像 美图 壁纸 签名 网名